Enlig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律所公告: 律所地址:武昌区中北路124号德成中心10楼  电话:027-87126550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动态

金台观察:中联重科"造假门"应予彻查

邹光祥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沸沸扬扬的中联重科(000157.sz)“造假门”再次升级。7月10日,一则质疑中联重科财务造假的新闻再次将中联重科推到风头浪尖。该报道称收到实名举报,直指中联重科在华东华中区域销售存在极可疑的退货以及多次销售问题,涉嫌操控利润以谋取不正当利益,误导投资者。

  面对升级的实名举报,中联重科通过网络发布声明称,中联重科没有财务造假的行为,中联重科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声明同时暗示举报为竞争对手连续抹黑行为。

  今年以来,中联重科遭遇了至少四次媒体报道其涉嫌财务造假的质疑。之前的三次举报均为匿名,此番实名举报理应引起监管者重视。

  简单回顾中联重科被举报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理清其中的是非。2013年1月8日,香港明报刊登了《匿名信指中联重科夸大盈利》的报道:匿名举报人称中联重科财务造假,将部分未实际销出甚至是不存在的订单计入正常销售额内,以夸大利润表现。报道后,中联重科申请临时停牌。次日,中联重科在深交所及香港联交所同时发布澄清公告,对于该则报道中的质疑一一回应:公司不存在“财务造假,将部分未实际销出甚至是不存在的订单计入正常销售额内,以夸大利润表现”的情况。

  20天后,《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收到自称是做空机构浑水公司创办人Carson Block寄出的对中联重科的举报信,信中列出了更详细的举报材料,再度对中联重科远超同行的销售业绩“发难”。但当事人Carson Block却对香港媒体否认“举报”一事。

  5月27日,《新快报》收到匿名投递的U盘,内含据称是中联重科在华中大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一线销售数据的举报材料,直指中联重科去年在华中销售存在大量造假、虚增收入。举报信自称完全真实,公司股票因此27日临时停牌。停牌两日后,中联重科披露澄清公告,否认《新快报》报道的部分内容。

  7月10日,《南方都市报》接到匿名邮件:已向香港联交所、香港证监会实名举报中联重科,目前已收到香港两家监管机构受理回复。

  每次举报信被曝光后,中联重科的股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中联重科回应是被诬陷,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联重科的应收账款在2011年底为127.97亿元,2012年底则攀升至206.21亿元,今年一季度末显示为219.93亿元。而一季度存货在一季度末亦达到137.37亿元。虽然中联重科极力解释公司不存在“先买后退”、虚假销售,但是高存货额还是让人怀疑。

  连续的财务造假举报,让中联重科的市场形象和商誉遭受巨大影响,公司股价更是被腰斩,投资者损失惨重。10日,在中联重科被实名举报财务造假的消息影响下,H股股价最高跌逾5%创上市后新低,收盘跌1.97%报4.97港元。而A股从今年2月4日的最高价10.40元下跌至昨日的5.14元,连跌4个月,最大跌幅高达52%。

  面对愈演愈烈的财务“造假门”,中联重科澄而不清的公告已经很难自证清白。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及时予以调查,给出令人信服的定论。否则,任由市场猜测,将带来诸多伤害。

  对中联重科声明暗指举报门为竞争对手所为,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核心是自身是否“造假”。这既需要自证,更需要来自监管部门的调查。中联重科是深交所、港交所两地上市公司,是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市场影响巨大。笔者认为,两地监管部门应该联手彻查“造假门”事件,给市场一个交代。没有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的调查结论,很难让投资者信服。久而久之,媒体的监督就有失效的危险。这对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在中联重科之前,中国资本市场已发生多宗欺诈上市和财务造假大案。包括绿大地、万福生科、海联讯等。上述造假案例大多是证监会“例行”检查中发现的线索,投资者实名举报的甚少。从这个意义上,此番实名举报中联重科意义重大。我们应鼓励投资者实名举报,社会需要更多的为投资者维权的“勇士”。

  资本市场的监督也要走“群众路线”。正如证监会主席肖钢所言:要敢于直面亿万股民,回应市场关切,建设让投资者满意的监管机构。

办公电话:027-87126550
法律咨询电话:17762577710

Copyright © 2016 湖北百思得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3009719号-1 技术支持:珞珈学子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