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警方斩断横跨三省贩毒通道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案发地点:安徽省滁州市
案发缘由:警方从已侦破的案件中发现贩毒团伙线索
凌晨时分,一辆银灰色无牌轿车从湖北向安徽省宿松县快速驶来,坐在副驾驶的陈某睡得正酣,丝毫没有感觉这趟“旅途”的不寻常。当车辆进入宿松县收费站时,突然被蹲守暗处的民警火速拦截。从美梦中惊醒的陈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牢牢控制。至此,安徽省公安厅督办的特大毒品案件关键人物落网。
经过7个月的侦查,滁州市公安局近日破获这起建市以来最大的贩毒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冰毒5180克、毒资85万元。
成员互称绰号隐藏身份
据滁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介绍,滁州市在今年1月至7月共破获了26起毒品案件。通过串并案,民警发现一个叫“军军”的贩毒人员活动频繁,以他为首的贩毒团伙长期在滁州市区及周边地区贩卖毒品,且数量较大。
“经过大量摸排和研判分析,我们发现‘军军’的毒品来源于江苏省南京市的‘萍姐’,而在‘萍姐’的背后,还隐藏着‘重量级’人物。”滁州市公安局南谯分局办案民警说,但是由于这伙人用的全是绰号,很难确定他们的身份,给案件侦破带来很大难度。
7月20日,办案民警获悉“军军”即将从南京购买毒品返回,当即决定对其及团伙成员进行抓捕,现场查获冰毒共35克。随着“军军”的落网,案件侦破工作打开了突破口。
据“军军”等人供述,上线“萍姐”从一名叫陈某的男子手中进货。而陈某的毒品从广东东莞大批量批发,再向下线批发贩卖。
因案情重大、涉及人员较多,且系跨省作案,此案被确立为安徽省厅毒品目标案件。滁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并从禁毒、刑警等部门抽掉近30名精干警力参加案件侦办。
买卖全用“黑话”反侦查
为了彻底摸清这一跨省贩毒通道,专案组对“萍姐”及陈某继续侦查。
“这一组织反侦查经验比较丰富,不仅每人都有数个不记名电话卡,交易时也都用‘黑话’联系。”南谯分局责任区刑警队负责人说,他们称呼毒品是“茶叶”或者“配件”。要“一条”就是1公斤,“一盒”是50克。
在侦查期间,民警获悉陈某将于7月24日17时许,从广州东莞购买大批量冰毒返程。专案组进行紧急部署,8小时后将陈某堵截在宿松收费站,在其车内查获冰毒5080克、麻古300粒、毒资3万余元。7月25日15时许,专案组在南京将“萍姐”抓获。
经审讯,陈某交代自今年年初以来多次到广东东莞,从绰号“大庆”、“老刘”两人手中批发毒品约10余公斤向下线“萍姐”贩卖,“萍姐”再将毒品层层分销至江苏、安徽两省的南京、淮安、合肥、滁州等市。
民警还透露了一个细节,陈某此次在返程时是由“大庆”在前方开道“放哨”,但行至宿松段时,“大庆”因为太困睡着了,没有发现前方埋伏的民警。
打铁需趁热。8月1日,专案组民警赴广东锁定目标嫌疑人“大庆”。8月4日凌晨1时许,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大庆”落网。警方在其家中查获冰毒80余克及大量制毒工具、原料。随后,多名上下线成员相继落网。
扫清滁州一半以上毒品
据了解,“大庆”曾因贩毒在湖南被抓获,后因证据不足被放。“大庆”早年在佛山打工时与陈某结识,因陈某家境不是很好,父亲和孩子又都生病急需用钱,“大庆”便给他介绍了这个来钱快的门路,并同意其先拿货后给钱。想着反正不要本钱,陈某与“大庆”一拍即合。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其实陈某也非常害怕。他曾经在运输毒品途中遇到客车故障迫停,偷偷拎着一两公斤的毒品徒步走了几公里后,才敢打车回家。可惜,这次经历没让他长“记性”。
“这一团伙贩毒的利润非常高,从‘出厂’到分销,价格至少翻了十余倍。”办案民警说,一般“出厂价”是每公斤3万元至4万元,“大庆”按每公斤5万元至6万元进货,脱手给陈某涨到每公斤18万元至20万元。到了“萍姐”这一环节,开始分包销售,每克要卖300元至1000元不等。
“打掉这一跨省贩毒通道后,断了滁州市大部分毒品来源。粗略估计,毒品总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南谯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