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律所公告: 律所地址:武昌区中北路124号德成中心10楼  电话:027-87126550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动态

江苏司法行政敢用会用愿用新媒体 推动全员变为网络应用者参与者应对网络民意避免“躺着中枪”

  □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法宣传能力·经验

  本网记者丁国锋

  “新媒体时代,应对来自网上网下、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变革带来的新挑战,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平台作用,破除不敢用、不会用、不愿用思想,让新媒体真正成为传播法治理念、畅通群众诉求、满足法律服务需求的纽带桥梁。”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8月25日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年底官方微博全开通

  8月4日,经过近两个月调研筹备,江苏省司法厅在新浪网开通的“江苏司法行政在线”正式上线试运行。仅仅10多天,江苏司法行政系统新浪官方微博就从30多个增加到90多个。按照要求,到今年年底,江苏省、市、县三级司法行政机关都要开通官方微博,并将组建江苏司法行政微博群,以全方位融入新媒体时代,同时也给司法行政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平安、法治江苏建设提供了新资源。

  记者在“江苏司法行政在线”上看到,网友“陌路前尘”发出的“工地拖欠工资”的求助咨询留言,微博很快进行了公开回复: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的,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帮助,直接拔打当地“12348”专线即可!服务是免费的。感谢您对江苏司法行政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省司法厅开通微博,的确是一项挑战,要求做到全行业一盘棋,包括市县司法局都需要全面加强新媒体应对沟通、协调处置的能力。”江苏省司法厅宣教处处长袁诚说,虽然网络言论有些是因误解和怀疑引起的,甚至是直接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质疑,还是要耐心接受,比起公安部门应用微博服务群众的相对成熟,要达到完全让网友满意,司法行政部门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据了解,“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将通过资讯发布、政务公开,加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以沟通联系、服务社会理念,架起贴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的桥梁。试运行之初,就对网友在评论中涉及的求助咨询、投诉举报等事项,建立了严格的后台响应机制,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交待。虽然刚刚发布近百条微博,但粉丝已达26000多人。

  消除对新媒体无知恐惧

  今年6月30日,备受关注的首届中国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落下帷幕,昆山市司法局等主办方通过向全国征集网络法治微电影剧本、草根网友参拍及“草根奥斯卡”颁奖等系列活动,受到网友热烈追捧———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网友投送220部微剧本参赛,活动官网等网站点击量超过170万,法制网、光明网、优酷网等都设置专栏报道。

  在南通市司法局6月3日举办的“新媒体普法成果展”上,现场演示的法治电视专栏网上视频、公交车载普法视频、大调解网络学苑、网上视频法律咨询平台、普法短信群发平台、普法二维码扫描、普法微博、普法微信及户外电子显示屏等10余项新媒体普法运用成果,令参观者发出阵阵惊叹。

  “司法行政结合职能发挥新媒体在普法宣传中的资源优势,将有效推动全体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转变成网络的应用者、参与者,大力消除全行业部分工作人员对新媒体的无知和恐惧。”柳玉祥说,面对传播渠道的不断翻新,司法行政如果消极对待,继续走传统方式的老路,不了解怎样通过新媒体联系群众,不了解网络语言语境,不具有应对网络民意的能力和方式,真的会“躺着也中枪”。

  “怕新媒体、甚至抵触新媒体,还可能是工作懈怠、不思进取、不敢创新的一种表现,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联系群众的渠道作用,群众有问题有质疑,可以互动解决,把法制宣传、典型宣传、化解纠纷、法律服务引入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切。”柳玉祥说。

  据了解,在柳玉祥的支持下,江苏省正在进行的“群众心中最美司法所长”群众评选活动也计划与相关网站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宣传并吸收群众网上投票,逐步扩大新媒体宣传的视野。

  实体服务对接网上服务

  江苏省司法厅编制的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为司法行政全媒体宣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方案明确以信息主导工作,把司法行政工作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特殊人群教育帮扶等涉及的社会管理众多领域,根据工作对象、内容、任务、环境不断变化的特点,纳入信息化管理规范,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现工作流、信息流、管理流的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根据今年7月制定的《“12348”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方案》要求,南京、南通、徐州3市先行一步,将现有“12348”法律援助专线升级为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矛盾调处等职能,无疑是司法行政新媒体宣传的直接渠道和新路径。

  徐州市司法局7月初开通的“网上司法局”,不仅利用最新网络技术,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主要法律服务功能整合到一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实体法律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平台、“12348”公众服务平台的3个对接,形成前台受理、后台办理,网上受理、网下办理一体化办事模式,为群众提供最为便捷的网上法律服务。

  “通过新媒体应用,实现省市县3级联动,将法律服务专业微博、名律师微博等纳入司法行政微博群,并尝试与名人微博、网络红人建立互动,将有效扩大司法行政的社会资源。我们将用点点滴滴,回应群众关切,树立司法行政在法治建设中的正能量。”柳玉祥说。

  本报南京8月25日电

办公电话:027-87126550
法律咨询电话:17762577710

Copyright © 2016 湖北百思得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鄂ICP备13009719号-1 技术支持:珞珈学子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