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什么时候能到碗里来湖北频道
期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期待黄金周不再是人满为患的“黄金粥”
三天的“五一”小长假休完了,想必大家休得很累吧。也难怪,好不容易熬来的假期,活活的熬成了一锅“粥”,请看来自官方的一组数据:1日晚,国家旅游局网站发布消息,北、上、广等地主要出城道路出现严重拥堵,高速堵车长龙达数十公里;全国铁路1日旅客发送量破千万人;2日,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我省五台山、四川九寨沟等景区道路交通流量增长200%以上……
“鼓浪屿要被踩沉,泰山堵得人发疯。”“北京动物园,99.99%的动物都是人。”堵在路上和堵在景区的人们纷纷在吐 “苦水”:“省了70元过路费,大好假期堵路上,还多花100多元油钱,真是自找苦头。”“与其在这里看人,真不如在家休息,回去上班还要连续工作6天。”
既然“逢节必堵”成了每个法定长假的主旋律,如何才能治本?“根本还是在于落实带薪休假的老问题。”山西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要缓解景区爆棚现象,关键在于要改变“集中出行”的现象。
爱你在心难行动
带薪休假落实率达到50%左右——这是今年“两会”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带来的“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调查结果”。但是在网络上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3年,只有16%的人休了年假,有高达46%的网友表示“根本不知年假为何物”。公正而论,真实数字究竟是多少一时难以考究,但不争的事实是带薪休假制度至今仍面临执行差、落实难。
省城一事业单位职工杨鑫是一名旅游爱好者,但入职三年的她被领导以“任务重,年轻同志多努力”驳回了休年假的申请。杨鑫说,她和她的同事带薪休假普遍难以保证。
在省城做农民工多年的安徽小伙小张在谈到带薪休假时显得不敢奢望,“工地上的活基本上都要赶工期,平时正常的双休日都没有,老板还会给带薪休假?这设想很好,恐怕实现很困难,能正常完工发工资就不错了。”
根据2008年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带薪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带薪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带薪休假15天。但原本属于法定权益的带薪休假,往往被聘用单位选择性忽视。
法规变君子协定
虽然带薪休年假已有具体法规和操作细则保障,但一些单位依然屡屡出现“选择性失明”,甚至想方设法规避,导致法定权益俨然成了“纸上权利”。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成教授认为,我们目前的带薪休假制度,事实上步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关键问题在于执行不到位、不规范。带薪休假,有的单位有,有的单位以现金补贴的方式完成,加上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计酬方式共存,以及对带薪休假强制性不够,带薪休假往往存在“一国多制”现象。
省城律师赵建伟表示,目前各种法律法规对带薪休假缺乏刚性约束,对用人单位如何监管以及对拒不执行的单位如何惩罚方面的规定还比较笼统,对于一些用人单位而言不过是管君子不管小人的“君子协定”。
正如新浪微博网友@小小敏所说,带薪年休假制度实施至今已有五年之久,但却为何在执行中尴尬不断?值得立法者和用人单位思考一番。
请你快到碗里来
我们总羡慕外国人 “说走就走”,一家人背起行囊轻松旅行,是因为人家不用挤“黄金周”,各自安排时间谁都轻松———欧盟要求所有成员国要保证职工每年最少4周的带薪休假,芬兰工薪阶层法定带薪休假甚至有6周。虽然我们也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有多少人会理直气壮地说:“老板,我要休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公众继续期待的同时仍然心存担忧:喊了这么多年依然“有假难休”,究竟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让事关每个人的制度不仅仅停在纸上?
山西省社科院的专家表示,带薪休假难落实,一方面是饭碗与权利间的博弈,很多人只能为了饭碗放弃权利;另一方面是不落实带薪休假没代价,违规零成本,建议将带薪休假写入法律,用法的形式予以保证。
只要有决心,再难的制度也可以落实好。“假日制度改革推动者、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带薪休假是百姓关注的民心工程。”只有制度真正落实了,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敢休假、休好假。
记者 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