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构建三大载体提高普法实效
近日,宿迁市司法局出台了加强法制宣传载体建设意见,着力构建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三大普法载体,推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提高普法实效。
一是构建专业化普法载体。从政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部门抽选法学专业人员成立“六五”普法讲师团,通过举办法制讲座等形式,开展组团式法制宣传。组织由法律素养高、奉献意识强的老干部、老教师组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宣讲团,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选派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进园区、进企业开展法律助企活动,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职工宣传法律知识。成立法制文艺演出团,创作、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法治文艺节目巡演活动。
二是构建信息化普法载体。在《宿迁日报》开设“法治周刊”专版,在广播电台设立“普法365”、 “律师在线”和“普法在行动”等栏目,通过以案说法、热点追踪等及时传递最新法制信息。重建宿迁普法网,创建宿迁普法微博,积极开拓网络普法平台。与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密切配合,定期向全市手机用户群发普法短信,开展法治微电影竞赛活动,利用公交线路沿路广告牌和公交车车载电视等载体开展普法宣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普法教育。
三是构建社会化普法载体。出台普法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凝聚部门联动增强普法合力,深入开展“送法进乡镇”、“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学校”等系列法制宣传活动。依托市检察院廉政教育基地、市委党校培训基地等构筑重点领域普法阵地,对公务员和党员干部开展分层次的警示教育。在乡镇(街道)设立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通过法律咨询、发放资料、法制讲座等,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在规模以上企业设立普法工作室,配备专兼职普法宣传员,定期围绕劳动用工、质量安全、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