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早退学者建言国家统筹养老保险
本报讯 记者张维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近日发布《农民工早退:理论、实证与政策》调查报告,针对部分地区的“民工荒”和工资明显上涨现象,分析指出是中国独特的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早退”,即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在退休年龄前退出城市劳动力市场。
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民工荒”是由“农民工早退”所致。而“农民工早退”则是因为城市不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导致他们难以在城市定居而过早地退出城市劳动力供给市场,退回农村。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农民工渐进市民化是一项需要支付成本、涉及到各级政府财力支出平衡的制度安排。“据不同口径的测算,每一个农民工的市民化,政府要付出的成本在7万元至10万元间,到2020年,农民转市民需要筹集的资金规模将达到30至40万亿元。”
报告建议,应通过公共服务均等来逐渐淡化户籍制度;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国家统筹机制打通三大医疗保险体系等措施来实现农民工的户籍和社会保险的渐进市民化;通过改革现有招生、考试制度,实现常住地参加考试等措施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子女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