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领域负面事件频发 应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领域负面事件频发刘红宇委员建议
用神秘顾客制度倒逼食品企业抓安全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负面事件频发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建议,建立行业食品安全基金和神秘顾客制度非常有必要。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根治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既能降低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动机,又能保障受害者获得及时足额的救济补偿,并调动利益相关人的积极性加以监督制衡?刘红宇认为,设立行业食品安全基金是个好方向,它类似于行业的食品安全保险,可以协调食品安全问题中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督者的关系,形成互相补充、共同协作的局面 .....详细
方新代表:修订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保证‘舌尖安全’的标准必须是对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所说的标准是关于食盐中是否应该强制含碘。
方新说,199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克服碘缺乏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全民补碘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客观评估条例实施的效果,并尽快加以修订 .....详细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吴焰委员提出
修订食品安全法建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希望法律对微观层面更加关注,法律条文能更接地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焰近日表示。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吴焰建议,应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吴焰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础和最重要的保障。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食品安全各环节情况不容乐观,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不断增加,社会对治理食品安全反映强烈? .....详细
严琦委员呼吁 明确餐饮业实际把关人责任
如何加大对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近日向记者表示,政府应加快推动餐饮行业立法工作,把餐饮业中主要环节的把关者,即行政总厨、经理人等也纳入责任人范围,并细化各自责任,以弥补当下餐饮业存在的监管空白。
目前,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规定,我国餐饮行业中,企业法定代表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但具有多年餐饮工作经历的严琦指出,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大型饭店、连锁餐厅中,大部分法定代表人都很难进行一线的日常监管? .....详细
陈泽民代表认为食品安全法修订要有前瞻性
系统治理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固然缘于部分加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见利忘义、挑战道德和良知的底线,但也暴露出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诸多漏洞。”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三全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陈泽民近日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等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现象。
陈泽民分析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体现了我国监管的时空局限性与食品生产销售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原料生产的小、散、乱和食品工业化大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之间的矛盾,食品的多样性、变化性与标准滞后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某一方面的局部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有从完善法律约束、道德重构、机构改革、社会治理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治理,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