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二次会议 代表委员热议养老保障
仅提高养老金还远远不够
□法制日报记者 周斌
我国于上世纪末进入老龄型国家行列,目前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让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建立了普遍性的养老金制度,每位老人都能按月领取一笔数额不等的养老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政府对养老服务关注不够,支持不足,正在日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立法,确保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得以实现 ?......详细
?
谢商华委员建议:建立个人退休金账户制度
作为学者型法官,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商华委员每年的提案都直切问题核心。
上一届政协期间,谢商华共提交32件提案。今年,她又带来了3件提案,除重提“建立统一知识产权局”外,她还重点关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问题,“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第三层次即个人养老规范发展严重滞后问题,建议通过立法或者先制定政策构建个人退休金账户制度予以解决”? ......详细
?
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
法制日报北京3月9日讯 记者陈丽平 安徽合肥公交集团客服中心业务主管李祥斌代表今天提出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法律法规,使居家养老事业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今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办发布《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这次调查选取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获取个人有效问卷一万多份。76.8%的被访者听说过“居家养老服务”;89.1%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李祥斌说,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途径。2008年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等十部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后,各地积极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立足家庭,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及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详细
?
应增加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法制日报北京3月9日讯 记者陈丽平 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农村的杨慧芝代表建议,逐步提高各级财政的补贴额数,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杨慧芝说,自新农保启动以来,各地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实现了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夙愿。但是却存在有的新农保待遇偏低问题,人均55元的养老保险待遇,对于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来说杯水车薪。
为此,杨慧芝建议:逐步提高新农保个人参保缴费额,增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详细
?
?
网友话养老保障
法制网网友“一川清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中国传统的生活观念,延续几千年来,在一些老百姓心中依然根深蒂固。究其原因,还是一个“防”字。老百姓为何会“防”字当头?就是因为我国养老保障机制和立法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
法制网网友“吴刚生”:我一直很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制度的改革,也经常在“法制论坛”写东西讨论这个话题。农民工流动性相对较高,而城镇养老保险跨区域、特别是跨省转移接续手续复杂、操作时间长,让不少人觉得很麻烦。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城居保”和“新农保”在起步之初就合并“并轨”,为我国“多轨”制养老金并轨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必须点赞!? ......详细
?